2020年,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區上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統籌推進常態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以三大攻堅戰、京津冀協同發展、鄉村振興等重點任務為抓手,以增進民生福祉為落腳點,不斷創新工作機制,適應社會經濟發展新常態,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解決了一個又一個難題,較好完成了各項目標任務,發展質量效益明顯提升。
2020年,寧河區牢牢抓住發展第一要務,找準經濟發展的著力點和切入點,不斷引育和積蓄發展新動能,持續推動經濟向高質量發展邁進。
全區398個“132”工作組以及金融服務等六個專班全方位開展常態化企業幫扶工作,累計實現減稅降費近3億元、協助企業融資83億元;新增市場主體1萬多家,成為全市首批發展增速由負轉正的地區;一汽大眾華北基地“集聚效應”全面釋放,40家上下游配套企業落戶寧河;270家傳統企業完成創新轉型,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達到82家,跟蹤、落地新動能項目138個。
2020年,寧河區堅持以“一盤棋”式思維深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突出重點、抓好項目,不斷帶動和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
京津合作示范區、未來科技城寧河片區納入全市“1+16”重點承接平臺;中國民航大學新校區項目納入國家京津冀重大項目庫;航空雙創產業園、豐潤藥業等重點項目相繼落戶。全年共引進北京項目63個,意向投資額突破20億元。
2020年,寧河區以改革開放促轉型發展。
政府堅持刀刃向內、自我革命,“放”出效率、“管”出規范、“服”出活力,持續推進“一制三化”2.0版改革落地落實,強力推進“五減”、“四辦”承諾審批等相關措施,全力優化政務服務環境。共計減少、合并事項26個,取消區級事項申請材料562個,“網上辦”、“一次辦”、“馬上辦”比例大幅提升,全區發展活力不斷增強。
2020年,寧河區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高質量創建全市首家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形成了小站稻產業鏈、生豬產業鏈。
全區水稻種植達到25萬畝,稻蟹混養達到16萬畝,實現“一水兩用,一地雙收”,糧食播種總面積、總產量連續三年遞增。金世神農、玉祥牧業等一批新型經營主體進一步壯大,多家大型養殖企業落戶寧河,產業競爭力不斷加強,農民利益聯結機制有效運行,帶動農民增收致富能力明顯增強。全區270個行政村全部創建為市級“美麗村莊”,跨入全國村莊清潔行動先進區行列。對內幫扶86個困難村全部達到“三美四全五均等”標準,集體收入均超過20萬元。
2020年,寧河區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理念,扎實做好民生保障和社會建設。
全年新增就業1.1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8%以內,建成3所幼兒園、9個社區“五愛”教育陣地、4個社區老年日間照料服務中心,退役軍人“一中心兩站”實現全覆蓋,“雙安雙創”工作扎實推進,群眾幸福感更加充實,民生福祉穩步增進。
2020年,寧河始終以奮進者的姿態,解放思想、實干擔當,朝著高質量發展目標闊步前行。
2021年是“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也是全力推動寧河“換道超車”的重要之年,全區上下將以實干精神攻堅克難,以奮斗姿態勇往直前,奮力開啟全面建設現代化新寧河的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