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教育部副部長魯昕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4”上提出,中國的高考即將出臺一個方案,兩類人才、兩種模式高考,一種是技術技能人才高考,一種是學術型人才高考。一石激情千層浪,高考模式“雙軌制”改革尚未落地已然引發全社會的廣泛關注和多方爭議。
有關專家分析,高考模式改革釋放出中國高考改革大方向,將職業院校的學生納入高考體系內這一舉措可以透露出職業教育在本輪模式改革中的重要性,本次改革可以說是對職業教育地位及發展方向的一次重新定位。專家預測,職業教育將迎來久違的春天,一些有實力的品牌職業教育機構或將呈現出快速發展的態勢。
高考模式變革力推新型職業教育
據教育部副部長魯昕介紹,600余所地方本科高校將實行轉型,向應用技術型和職業教育類型轉換,以解決這些院校畢業生的就業難和職業人才緊缺的問題。
行業人士分析,高考模式變革力挺職業教育,一方面是企業招不到合適的人、求職者找不到好工作這一結構性失業矛盾倒逼所致,也是順應經濟發展對人才需求趨勢所為;另一方面折射出國家大力扶持職業教育發展的決心和力度,有助于改變社會對職業教育的認識及樹立正確的就業觀。
2014年2月26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并強調“崇尚一技之長,不唯學歷憑能力”。高考模式變革被解讀為這一精神的導向性結果。從傳統教育下默默無聞的配角到政府力挺的被賦予厚望的紅人,職業教育或將駛入新一輪發展快車道。
北大青鳥APTECH方面表示,高考模式變革打通了職業教育的向上之路,集技能加學歷于一身的新型職業教育,有助于改變傳統“唯學歷”的人才觀,有助于加速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急需的“技能型人才”,從根源上解決“學術型”剩余和“技能型”不足的結構性矛盾。
事實上,近幾年大學應屆生就業難現象越發明顯,職業教育在就業方面的良好表現正在贏得社會的廣泛關注和高度肯定。以中國社科院對2013年應屆大學畢業生的調查為例,2013年全國高校應屆本科畢業生達699萬人,其中重點本科畢業生就業率為80.5%,普通本科畢業生就業率為77.7%,兩者都大大低于高職專科畢業生91.9%的就業率。
由于職業教育偏重技能與動手能力,學生就業率超過很多普通高校已是不爭的事實。分析人士指出,傳統教育下的“學術型人才”培養模式,更重視理論教學,不講究個性化培養,很少進行通用技能培訓,導致大學生進入工作崗位無法適應,與企業要求存在一定差距。隨著高考模式改革,職業教育若能補足學歷文憑這一短板,未來發展之路將勢不可擋。
實力職教機構得利或迎新一輪增長
東風之下,職業教育如何扶搖直上也成為業內中人的議論熱點。拋開600多本科院校能否轉型不談,沉寂多年的傳統職業院校也面臨著諸如課程設置老化、教育教學內容陳舊,師資隊伍建設困難等多種問題,新型職業教育轉型之路可謂心有余而力不足。相反,近些年一些民間有實力的職教機構發展的風生水起,在本輪職業教育改革利好風潮下,以北大青鳥APTECH為代表的職業教育機構更被業內專家看好。
作為國內最大的IT職業教育機構,北大青鳥APTECH不僅引入特許經營模式開啟國內職業教育的規模化發展先河,15年來累計為社會輸送60萬不同類型IT人才。而且還通過與院校合作模式將具有領先競爭力的課程和先進的教學經驗與之共享,旨在全方面助力IT學子的就業能力,其實力和口碑早已成為中國職業教育發展的典范。
面對日新月異的IT產業和企業人才需求變化,作為領頭羊的北大青鳥APTECH也在不斷探索行業未來發展方向。在年初舉辦的北大青鳥APTECH合作伙伴年會上,全面確立并推出“加強優化產品平臺,不斷深化培訓標準”這一雙輪驅動發展戰略,被業內人士評價“為整個IT培訓行業下一周期的發展明確方向和指明路徑”。
北大青鳥APTECH副總裁、青鳥職業教育研究院院長肖睿表示,2014年北大青鳥APTECH將繼續創新產品模式,遵循“產品概念”的發展理念,打造教育產品云平臺。課程決定就業,這一點在職業教育行業被奉為真理。肖睿介紹到,在進行課程研發時,對上要考慮市場人群、就業崗位的需求,對下依托研發實力以及資源整合能力,以保證課程的實用性、技能性、合作性。
據悉,北大青鳥APTECH全部課程均采用“逆向式課程設計”原理,通過實地對IT企業進行需求調研,結合企業的招聘需求及崗位工作需求最終成型,直接對接企業需求,因此學生就業非常有保障,此外課程每18個月更新或升級,學生學到的都是非常先進的IT知識和實戰經驗。“這些都是普通職業院校很難做到的。”業內人士直言。
無論高考模式“雙軌制”何時敲定,但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號角已然吹響。專家認為,建設一個以就業為導向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不僅僅需要機制創新,最重要是充分發揮領頭羊的示范引導作用。相信,在北大青鳥APTECH為代表的職業教育機構帶領下,職業教育的明天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