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以后的東莞,人們并不陌生,東莞城市標簽也不斷變換,一度被譽為“四小虎”,后來榮獲“世界工廠”美名,再后來又有了無可奈何的“性都”別稱,今年2月9號雷霆萬鈞的掃黃行動,更讓東莞的名聲如日中天。但是,提及東莞前市委書記劉志庚,又有多少人知道呢?估計那些去過東莞、在東莞工作生活的人會有耳聞。劉志庚執政東莞的時期,曾被新舊莞人稱為“三禁書記”,更有媒體深刻剖析其執政的成果,總結為:東莞經濟的劉志庚時代。
據廣東省政府官網上公布,自2004-02至2011-11,劉志庚分別任職東莞市委副書記、副市長、代市長、市長、市政府黨組書記、東莞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東莞軍分區黨委第一書記。而后于2011-11始任廣東省副省長。
八年的時間,從2004到2011,是東莞改革開放后發展的重要階段,劉志庚在東莞執政,到底為東莞帶來了些什么?東莞在他的執政下又有哪些變化呢?在一些媒體報道訪談節目中,不乏為劉志庚歌功頌德的。但更現實的情況是,不難從各種途徑感受到普通老百姓真實情感表露甚至是實名舉報,他們真實表達了自己在劉志庚執政期間的所見所聞所想所遭遇。其中最著名的莫過于廣大新舊莞人送給劉的“三禁書記”稱號。
所謂“三禁”就是“禁摩、禁豬、禁人”的執政舉措。此舉被評價“這些不得人心的行為直接導致東莞“民工荒”、“招工難”和大量住房、商鋪的“退租潮”。在東莞的打工者都直言不諱的說在東莞毫無幸福可言,沒有未來。”
曾經“富裕”“機會”“掙錢”等詞,是東莞城市給人們的重要印象,東莞經濟在改革開放后曾經以令人驚訝的速度飛速發展,逐步形成紡織、電子、家具、五金等一個個規模龐大的產業基地。據媒體報道,在1990年-1999年短短十年間,東莞先后建立起大大小小工業區255個,占現有工業區的51.8%,僅1995年一年就新建了43個,是東莞市工業區發展最快的時候,而2009年至今進入調整轉型階段,五年只新建了13個。
工業區的建成,大量的務工者也涌入東莞,開始了他們的淘金夢。然而,這樣蓬勃向上的發展形勢,并沒有持續到現在。“無幸福可言,沒有未來。”這樣的評價從劉志庚推行“騰籠換鳥”政策開始后不久,就成了那些掙扎在東莞謀生的人的噩夢。東莞開始讓他們失望了。
2007年,時任東莞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劉志庚作出《推進經濟社會雙轉型建設富強和諧新東莞》的決定。雙轉型的發展思路,其重點是所謂的觀念轉型、產業轉型、人的轉型和體制轉型。于是當年在轉型的形勢下東莞全市關停外資企業有909家。
“2007年底,虎門一個鎮就走了200家企業。今年比去年更嚴重!”東莞市虎門鎮政府宣傳科教辦公室主任李世賢說。
2008年一季度,虎門鎮企業倒閉現象比2007年底有過之而無不及,虎門外來勞工大批撤離,勞動仲裁一起接一起。鎮村兩級一季度外來工遣散費就花了2000多萬元。
“不走的廠子也成了空殼,平常一千多號人的工廠現在只剩下十幾個人。可以說,加工業正在離開虎門。”李世賢對此無比憂心。東莞市虎門鎮以服裝產業而知名于天下,有外資企業1400多家。
自“雙轉型”開始,大批小企業被趕走或倒閉,使得很多人失業,很多外來人的創業夢破滅。越來越多的人離開東莞,東莞的很多小廠房空在那里無人問津。本地很多以出租小廠房為生的人也受到牽連,生意難做。當一方面是“失業”,另一方面又是“招工難”導致的東莞經濟倒退的時候,東莞經濟在劉志庚的指引下,走到了一個艱難的十字路口。2007年的時候,中國社科院出了一本《中國城市競爭力評估報告》,報告中八個單項排名,6個單項前十名有深圳,但是沒有東莞。東莞與深圳,無論經濟發展還是城市印象,可以說是咫尺之遙,天壤之別。
更加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就在劉志庚大力推進“雙轉型”的過程中,國際金融危機于2008年突襲而來,東莞經濟同時遭遇到空前打擊。30年來持續兩位數增長的東莞GDP于2009年一季度史無前例地負增長2.3%,對外出口下降了25.9%。與此同時,東莞城市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中匪夷所思的“黃流”現象開始日益明顯。
其實從2006年開始,因為經貿往來的頻繁,高檔酒店就開始在東莞遍地開花。到2007年劉志庚在接受一次訪談中曾這樣說:“東莞的星級酒店非常多,五星級酒店有十幾家,四星的32家,加起來近100家的三星以上的酒店,生意非常旺,這是全國少有的,只有北京、上海可比。兩個中心城市(廣州、深圳)之間,有地理優勢,價格相對便宜,服務比較優良,吸引了很多客商和旅游者來東莞消費。”
而據東莞市旅游局提供給媒體的數據明確顯示,自1995年至2011年間,東莞三星級及以上酒店入住率最高時也就是七成,而大多數年份里,這些高檔酒店的入住率多是維持在五到六成。
那么,東莞酒店到底靠什么盈利?這個答案其實很簡單,東莞酒店盈利靠的是色情業。
雖然,從表面上看,東莞執政者們也卜鼓勵色情業發展,但是,從劉志庚上任不久后就開始的“東莞式掃黃”并沒有起到應有的效果,每次的掃黃都在各種各樣的形式或暗中關照下,變成了輕描淡寫的走過場。在東莞“雙轉型”和金融危機到來后,工廠曾經轟鳴的機器不斷停轉,大量的失業女工又補充到東莞色情從業者隊伍中,于是東莞酒店就被色情業綁架,成了藏污納垢之場所,而巨大的利益也成了某些官員高抬貴手的強大動力和理由。
“世界工廠”變成“世界廢墟”,生機勃勃的城市變成萎靡奢黃之都。雖然大量工廠倒閉,但是通過色情業產生的龐大的產業鏈和利潤,東莞GDP還是一樣虛高。東莞,迷失在錢欲和色欲中的繁華讓貪官們收獲了大把的利益甚至美色。
“劉式掃黃,越掃越黃”。東莞在世人印象中留下了不好的印象。2014年2月9日的最大規模的東莞掃黃,迫使這個城市開始肅清自身毒素。那些曾經依附“色情業”而得以發展的行業——如給“小姐”提供租房、化妝、美甲、服裝、首飾、性用品、交通等“商業配套體系”將會暫時迎來寒冬。
劉志庚執政期間的色情業在短期內讓東莞經濟有了增長,給東莞帶來了高GDP和好看的經濟排名,但黃色經濟一定不會持久,而且會給城市發展帶來不可估量的負面影響。而今這些負面效應已經顯現,環境的惡化,道德水平下降,傳統文化斷層,人們精神的空虛,人們不敢到東莞打工、創業等等。這些負面效應將使東莞經濟積重難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