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3日下午,互聯網安全廠商和終端服務商在北京鴻翔大廈聯合簽署了《互聯網終端安全服務自律公約》(以下簡稱《公約》)。參會的企業有360、金山、瑞星、江民、網秦、天融信、騰訊、百度等八家互聯網安全廠商。此次簽約儀式由工信部等國家機構組織協調,中國互聯網協會發起。
據了解,這是國內第一部針對安全軟件及服務進行規制約束的行業公約,《公約》明確了互聯網安全企業應嚴格規范其在用戶電腦中的行為,并要求參與該公約簽署的企業保證用戶的知情權和選擇權,不得再以各種借口對業界其他廠商進行惡意打壓。值得注意的是,公約中明確賦予安全軟件對互聯網行業公認的病毒、木馬、蠕蟲等惡意程序的直接處置權,以切實保障互聯網用戶的上網安全;同時,對騰訊、百度等各類不正當行為進行了專項約束。
安全廠商應保證用戶知情權和選擇權
《公約》第十一、十二條明確提出,(企業)應保證用戶享有選擇權和知情權。企業在收集、使用和保存用戶個人信息時,應當明確告知用戶,提供安全服務時提示應當清晰、客觀、公正,處理結果應當明示用戶;企業應尊重用戶的自主選擇,安裝、運行、升級、修改默認設置等時,應當明確提示用戶并經用戶確認,不得代替、欺騙、誤導或強迫用戶做出選擇,不得違背用戶意愿修改用戶已確認的選擇設置。
這一系列的規定直指此前騰訊的“抄襲+捆綁”的不正當推廣策略。權威測試機構PCWorld中國實驗室公布的數據顯示,作為IM聊天軟件的QQ2013,以滿分5分的最高流氓指數,成為最影響用戶電腦性能捆綁軟件之王。另外,近日,有網友發現,百度搜索提供的阿里旺旺下載后竟捆綁了百度殺毒。據網友描述,當通過百度搜索“阿里旺旺”后,下載的軟件并非原版,在安裝的同時會啟動下載工具,下載百度殺毒并自動安裝。據悉,搜索豌豆莢等第三方軟件也會出現這種情況。
針對騰訊和百度的相關推廣行為,有業內人士分析,騰訊、百度如果將這種欺騙用戶的手段持續下去,繼續侵犯用戶的知情權和選擇權,控制用戶電腦,終將被用戶拋棄,也會在市場競爭中被整個行業淘汰。
安全軟件進行對惡意程序可直接處置
同時,《公約》第三章特別強調了保護用戶的合法權益?!豆s》強調,互聯網終端安全服務軟件在用戶系統中所進行的安全服務操作及處理結果,應當明示用戶。為使用戶信息安全免受病毒或者木馬、蠕蟲等惡意程序的侵害,可在用戶服務協議中做出明確約定的前提下,直接采取安全防護操作。第十七條則約定,禁止在安裝、運行、升級產品過程中,欺騙、誤導或強迫用戶修改默認設置,或強行修改用戶設置,導致其他合法產品功能受影響或無法正常使用的行為。
這在賦予安全軟件權利的同時,其實也對惡意軟件的推廣行為進行了規范。事實上,今年8月,全國多地用戶舉報,稱在百度搜索魯大師軟件時,由百度推薦下載的魯大師“最新官方版”(下載源為百度hao123軟件頻道)靜默捆綁安裝百度安全產品。經調查分析,百度推廣的魯大師安裝包已被百度惡意篡改,在其中捆綁了百度安全產品。今年9月份中秋期間,剛剛被騰訊入股的搜狗輸入法也同樣以升級輸入法和更新詞庫為借口,大規模進行瀏覽器的誘導捆綁和篡改,用戶安裝搜狗輸入法會被捆綁瀏覽器;而輸入法升級過程中,搜狗不給用戶任何提示在后臺偷偷升級瀏覽器。10月份開始,騰訊更利用QQ聊天消息推廣搜狗瀏覽器:當QQ用戶點擊聊天消息中的網址鏈接時,QQ會提示用戶使用“搜狗瀏覽器”打開,進而靜默安裝并將搜狗設置為默認瀏覽器。在自律公約簽訂之后,這一系列不正當競爭行為,安全軟件均有權進行直接處置,改捆綁亂象也有望得到遏制。
競爭對手之間不得“歧視性對待”
此外,《公約》對騰訊、百度等巨頭慣常采取的“雙重標準”對待競爭對手、刻意打壓貶低對手服務和產品并抬高自身服務能力的做法也做出了約束。公約第第八條倡導:公平競爭原則。提倡公平競爭,反對濫用市場支配地位侵害其他企業和用戶的合法權益,維護公平有序的競爭秩序。公約十八條、十九條明確規定,企業在對待和本企業產品具有競爭關系的其他終端軟件產品情況下,不得濫用安全軟件的功能及權限干擾或破壞其他企業的終端軟件服務;對其他企業的終端產品進行評測時應客觀公正,不得利用評測結果欺騙、誤導或強迫用戶對被評測產品作出處置。
據悉,從去年開始,百度為了遏制360公司的發展,歧視性使用Robots協議,違背遵循互聯網公平共享的精神,將其作為工具限制競爭對手,構成不正當競爭。近年來,隨著騰訊增持金山網絡成第二大股東,QQ電腦管家在QQ中靜默安裝并強行捆綁金山毒霸,這均構成“歧視性對待”。
此次《公約》的簽署意在明確安全服務商的處置權,規范行業領域的公平競爭。相信隨著《公約》的簽署實施,也將為國內終端安全服務行業提供一個更加公平、良性的競爭環境,而只有競爭才能真正促進整個行業健康、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