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5款產品和服務涵蓋幾乎所有的互聯網業務領域;千億美元市值超過百度、網易、新浪、搜狐、360、優酷、當當、盛大、巨人、人人、攜程等數十家納斯達克上市的中國互聯網公司的總和;一家公司的游戲收入超過了中國所有游戲公司收入的總和;這就是騰訊,一家帝國公司令人敬畏的現狀。但是帝國是怎么形成的呢?有業內人士一針見血的指出,捆綁加抄襲!
捆綁:騰訊生財有道
熟悉騰訊各項產品的人不難發現,比如QQ、QQ音樂、QQ視頻、QQ游戲大廳等熱門軟件中,均會捆綁其自身的產品或者與其緊密合作的軟件,此外,還有跟其緊密合作的廠商產品。騰訊正是借助自己龐大的資源優勢,將與自己有競爭對手的產品,排擠出正常的市場競爭環境當中去的。這種為了自己的商業利益,不顧行業發展的做法,也遭到了眾多同行業人士的反對。
騰訊QQ等產品捆綁大量用戶不需要的產品 破壞行業公平競爭原則
此前,UC優視董事長CEO俞永福在《致廣大合作伙伴及UC瀏覽器用戶書》,稱,“騰訊利用排他捆綁的方式不正當競爭。這種方式如果不得到抑制,中國互聯網的中小企業就沒有未來,中國的風險投資也沒有未來,甚至中國成千上萬的互聯網從業者(包括研究、咨詢機構)等都沒有未來。”
據不完全統計,騰訊利用這種捆綁的方式,已經將騰訊電腦管家、手機管家、騰訊視頻、財付通等等諸多產品擠占了各個細分領域的前列。騰訊的生財之道,靠著捆綁賺得盆滿缽滿。
抄襲:騰訊扼殺創新
抄襲,是騰訊在行業里屹立不倒的又一大武器。騰訊總是等別人創新的產品得到用戶認可后,才去開發自己的產品。這說明騰訊無法預測某個網絡新產品的前景和未來,無法摸索新產品對用戶的想法與體驗價值在哪里,所以騰訊只能在開始階段采取觀望方式,如果市場夠大,那它就下手。以為行業分析人士表示,“這是一種最廉價而又最精準的商業手段,依托其龐大的QQ用戶群,讓其后發的產品步步逼進,最終把很多創新公司一步一步打垮。”
“從QQ游戲平臺上線那天起,聯眾的失敗就已經注定了。”被QQ游戲抄襲的聯眾創始人鮑岳橋當年曾經憤怒的表示。踩著創業者的尸體的做法,騰訊已經讓開發者們忍無可忍,也讓創業者們很擔憂。應用匯CEO羅川就認為,如果不能維護公平競爭,任抄襲和捆綁橫行,就會扼殺創新。這也是中國互聯網行業,以及中小開發者最為擔心的一個問題。
2013年12月4日,騰訊訴奇虎“360不正當競爭”一案將開庭審理。讓人感到頗具諷刺意味的是,作為捆綁軟件最多、抄襲最為嚴重的騰訊公司,竟然將“捆綁”作為不允許侵犯的“正當的商業模式”,要求法律保護?這樣的“商業模式”,不僅僅不應得到法律保護,也是中國互聯網行業應該集體抵制的劣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