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27日兩天,360訴騰論壟斷案在最高人民法院開庭。外界關注到了央視和湖南衛(wèi)視那1個小時的直播,其實兩天旁聽下來精彩之處不少,雙方律師、證人的唇槍舌劍。
但印象最為深刻的,莫過于雙方為彼此陳述自己觀點打得3個比喻。
1、自行車、貨車、火車可相互替代
在26日上午的庭審中,騰訊方專家證人姜奇平比喻:從東直門到西直門,可以走路、騎自行車、坐地鐵;從北京到上海,可以坐貨車(姜特意解釋說,貨車不光能拉貨、也可以運人)、坐飛機、坐火車。他得出結論:只要能到達目的地,這些交通工具就是可以相互替代的。
為什么打這個比方呢?是因為騰訊如果要說自己不壟斷,就必然要講,QQ盡管有8億用戶,但QQ和郵箱、微博、短信可以相互替代,所以在即時通訊市場,不是QQ一家獨大,網(wǎng)易郵箱、新浪微博、運營商短信都可以即時聊天,郵箱如果兩個人可以連續(xù)發(fā)郵件,同樣有聊天的效果。微博、短信同樣可以達到即時交流的目的。所以,怎么能說QQ壟斷了即時通訊領域呢?
360律師反駁時舉例說:人渴了會喝水,在沙漠里人渴極了,可能也會喝啤酒解渴(甚至可能喝馬尿),但你不能說啤酒和礦泉水、馬尿能夠相互替代。
當庭引起一片哄笑。
2、照相機、內(nèi)褲、包包相互競爭
26日下午的庭審,騰訊的專家證人姜奇平舉例:互聯(lián)網(wǎng)就是眼球經(jīng)濟,只要吸引眼球的,都構成競爭,因為注意力是有限的,人一天24小時是恒定不變的。
姜奇平之所以舉這個例子,依然是想說明,騰訊當年的“二選一”行為,其實起不到脅迫用戶,限制交易的目的。QQ盡管用戶數(shù)量龐大,但并不是沒有競爭。如果用戶選擇了在網(wǎng)上看新聞、看視頻,則用戶在同一時段就沒有辦法使用QQ聊天。所以,QQ放在互聯(lián)網(wǎng)領域而言,根本算不上競爭。
姜奇平的舉例一出口,360的律師面露詫異。但旋即反駁。
360律師比喻:如果按姜奇平的邏輯,人的時間與注意力是有限的,那人的錢也是有限的。如果用一個人身上只帶了2000元,進了中關村的一個大商場,那他這2000元買了照相機,就不能去買包包,也不能去買別的了,那是不是可以說,照相機與內(nèi)褲、包包就是相互競爭的關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