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與騰訊又打上官司了。這是3Q大戰系統訴訟的最后一季,但依然吸引眼球。
11月26日,360訴騰訊壟斷案的二審在最高人民法院開庭。此前的3月28日,廣東高院已判360一審敗訴。12月4日,騰訊訴360不正當競爭的二審也將在最高人民法院開庭,同樣360在一審敗訴。
360永遠在打官司,不是正在打官司,就是在準備打官司,但這些年,它經歷了14連敗,卻毫發無損,反而名氣越來越大。這一現象值得反思。
大戰營銷術
近年,360通過“3Q大戰”、“小三大戰”、“三百大戰”等系列法律糾紛,一躍成為中國互聯網糾紛中的絕對明星臉。
每次360挑起的大戰幾乎都會以360在法律上的失敗和在商業上的成功收尾。官司失敗后,區區幾十萬元的賠償額度與360因此取得的巨大市場份額和經濟利益相比,簡直不值得一提。360創造的“大戰式營銷”成了一種一本萬利的“好生意”。業內人士表示,這很可能會受到創業公司的重視和模仿。長此以往,中國互聯網將會變得口水不斷、“熱鬧”非凡。
之所以“大戰式營銷”成為“好生意”,與法院每次判決賠償額度都不足以震懾侵權者有關。據相關媒體報道,360過去輸掉的10多場訴訟,判賠額最多的不過40萬元,最少的僅區區5000元。
業內人士認為,奇虎360這種行為不可能在國外發生,就是因為國外的違法成本比較高。如果奇虎360的行為被判違法,應該要嚴懲。
正是因為訴訟的低成本。360在不斷地卷入訴訟。
回歸底線
從3Q大戰、小三大戰、到三百大戰,360一路走來,一帆風順,主要還是源于法制環境不健全。業內專家呼吁,在法律環境不健全的情況下,大公司很有必要挺身而出,倡導公平競爭,反對無底線的競爭。
業內專家認為,活躍的互聯網需要“鯰魚效應”,市場應該歡迎新的競爭者的加入。但是前提是,這個競爭者應該遵守公認的商業道德和現行的法律規定。否則,不僅不能活躍原有的市場競爭秩序,反而可能導致市場秩序的嚴重混亂。
為了防止魚缸中的魚死氣沉沉,我們可以往里面放入一尾鯰魚,以活躍氣氛;但是,如果我們放進去的是一尾“食人魚”,后果不堪設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