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虎4hu新地址入口2023_国产亚洲片_日韩成人一级大片_日比视频免费看_最近中文字幕高清2019中文字幕_古代性色禁片在线播放

天津在線

分享按鈕

首頁> 資訊頻道> 企業資訊> 正文

消沉的中國互聯網和激情的美國“干爹”

中國互聯網創業迷局:美國“干爹”不管用了

近日,美國互聯網圈傳出一則引爆全球業界眼球的消息,一家創立僅僅兩年的美國公司Snapchat,先拒絕了Facebook的30億美金并購,又接著將拋出40億美金邀約的Google拒之門外。

看著Snapchat這樣傲嬌的拒絕,一些評論人士坐不住了,紛紛發文說這家公司創始人和投資人“瘋了”,怎么可以在幾乎沒有實現營收的情況下,狂妄自大地拒絕社交網絡巨頭的天價邀約?這事兒要是在中國,創始人肯定分分鐘答應了,現在中國的草根互聯網創業團隊,最后要是能被百度、騰訊、阿里這樣的大公司收購了,已經算活的不錯了。

事實上,今年以來,百度、騰訊、阿里三大互聯網巨頭并購投資動作頻頻,百度對91無線的19億美金收購促成了中國史上最大的并購案,中國互聯網正在邁入兼并收購活躍期。然而,近兩年雖然出現了像微信這樣令人頗為驚喜的產品,但罕見新崛起的互聯網創業公司,或死掉,或被巨頭吞噬,似乎正成為這些草根創業團隊難以逃避的命運。

摩根士丹利董事總經理季衛東曾表示,互聯網是中國競爭最激烈的行業,平均五百多萬家企業才有一家上市,只有40%的公司上市后是在發行價以上。根據大摩估算,中國網站總數在過去三年下降了30%,中國的互聯網企業的平均壽命是3-5年,平均每年自然死亡率有20%-30%。

一邊是草根創業團隊的奮力掙扎,一邊是“富二代”產品在巨頭勢力下瘋狂積攢的人氣,中國互聯網正經歷一種荒漠化的怪圈,自2006年360公司突出圍剿成功立足后,再難見大的互聯網公司崛起。而大洋對岸,一直被中國奉為模仿移植返利的美國硅谷,其創業神話卻從未止步。

美國“干爹”的創業神話

2010年3月,instagram在舊金山誕生之后,徹底顛覆了人們對拍照和移動圖片分享的認識。上線僅一周就擁有了 10 萬注冊用戶,在沒有任何營銷推廣的情況下,這家默默無聞的小公司兩年后竟得到Facebook和Twitter的爭相搶購,最終,Facebook斥資十億美元收購了這家只有13個人的公司。

當人們還在為instagram快速積累起的1億活躍用戶而驚訝時,“分享+自銷毀”的自拍神器snapchat來了。

這款“閱后即焚”的照片分享應用于2011年9月上線,其最主要功能是用戶在分享照片時,可為照片設定1到10秒的生命期,照片會在設定時間內自動銷毀。最初snapchat并未引起媒體的關注,但如今,Snapchat每日發送的消息達4億條,被視為Instagram最強勁的競爭對手之一。甚素有“互聯網女皇”之稱、KPCB著名分析師瑪麗-米克爾,在2013年發布的《互聯網趨勢報告》中特別指出,Snapchat在照片分享服務領域具有很大的發展潛力。

今年上半年,Snapchat完成了一筆高達8000萬美元的融資,公司估值接近5億美元。其公司CEO斯皮格爾透露,Snapchat最大的競爭對手是信息應用,中國的微信和Line將是他們有力的競爭對手,但目前微信和Line都沒有真正占領全球市場,Snapchat將重點加大海外擴張。

談到微信,不得不說,這是近年來首個在海外得到普遍認可的中國互聯網產品,在美國媒體buzzfeed提到的中國值得學習的創新產品中,微信被排在首位。然而微信5.0上線后大肆進行的掀互聯網圈地大戰,卻引來業界無數擔憂,一篇以“微信讓整個互聯網圈都慌了”為基調的文章,曾對微信獨大趨勢的表示出這樣的擔憂:“微信5.0至少讓九個領域、數十款相關軟件和互聯網企業‘前景堪憂’”。而一旦“微信獨大”成為現實,它將可能成為“扼殺創新”的終結者。

而繼微軟、谷歌之后,美國在過去十年中不斷涌現出新的“明星產品”,Facebook的崛起和Twitter的橫空出世,都為行業的發展開辟出新的趨勢,先后成為社交網絡領域的巨頭公司,但其前后出現的時間間隔僅三四年。2010年后, Instagram 、Pinterest和Snagchat依次迸發,驚艷四方,這三家公司同在社交圖片領域發力,但近兩年來都保持著強勁的增長勢頭,市值先后擠進10億美元俱樂部。

事實上,微軟、谷歌、facebook等美國現有的互聯網巨頭公司,并未妨礙新的創新型公司的出現。相反,在過去五年中新創立的公司中,已有不少市值逼近甚至超過10億美元的行業新寵,除前文提及的三家社交圖片公司外,Groupon、Zynga 、Dropbox 、Square、Storm8、Flipboard等新興小巨頭,其產品橫跨電商、游戲、云計算服務、移動支付、社交媒體等多個領域,無論是在傳統PC端還是熱門的移動應用市場,都在一定程度上顛覆了人們傳統的認知習慣,為整個互聯網行業的發展注入不少鮮活動力。

創業公司

所屬領域

成立時間

估值

(美元)

業務簡介

Groupon

電商

2008年11月

165億

美國流行的團購網站,每天只推一款折扣產品、每人每天限拍一次。

Zynga

游戲

2007年6月

70億

Zynga開發的游戲多半是網頁游戲,發布于Facebook等社交網站。

Dropbox

云計算

2007年

50億

免費的在線存儲網站,為用戶提供隨時隨刻的圖片、文檔和視頻服務。

Snapchat

社交圖片

2010年3月

30億

“閱后即焚”的照片分享應用。

Pinterest

社交圖片

2010年

38億

全球最大的圖片社交分享網站。

Square

移動支付

2010年5月推出移動支付業務

16億

配合智能手機使用的Square 移動讀卡器,使得消費者、商家可以在任何地方進行付款和收款。

Gilt Groupe

電商

2007

10億

一家在線精品銷售網站,銷售一些頂級設計師的樣品與非賣品。

Storm8

游戲

2009年3月

10億

iPhone,iPod Touch和Android設備角色扮演游戲開發商。

Airbnb

電商

2008年8月

10億

提供短期房屋租賃服務,建立了一個游客與房東的互動交流平臺。

Instagram

社交圖片

2010 年 10 月

10億

一款運行在iOS平臺上的圖片分享應用程序。

Flipboard

社交媒體

2010年

8億

iPad個性化社交雜志。

ZocDoc

電商

2007年

7億

在線醫生預約網站

表:美國估值近10億美元的新晉互聯網公司

互聯網觀察人士謝文曾說過,在美國硅谷,幾乎每8年,就會誕生一個“代表互聯網世界主流模式”的公司,從雅虎到Google,再到Facebook。對比中國互聯網過去十年的發展歷程,“Copycat”始終是難以逃避的一個怪象,有人曾撰文指出,美國“干爹”們負責創新,中國創業者們則專注于山寨、漢化。即使現在市值突破1000億美元,全球排名僅次于谷歌、亞馬遜的騰訊,最早也是模仿移植國外影響力很大的ICQ,才創造了中國的0ICQ(騰訊QQ更名前的稱謂),騰訊也因此被網友詬病為“山寨之王”。

不過,隨著中國互聯網競爭的白熱化,現在想找個美國“干爹”來復制創業神話幾乎成了癡人說夢。軟銀亞洲投資基金首席合伙人閻炎曾表示,國內95%的創業項目都是“CopyCat”,由于復制成本低,中國創業者,尤其是互聯網領域的創業者,往往不顧市場需求就將國外市場的火熱項目跟風復制到國內,“但這些項目因為不適應國內市場,大部分都會死掉。”

模仿Snapchat模式誕生的“咔嚓”,就遭遇了閻炎提到的這種水土不服,雖然已積累了十萬多用戶,但跟Snapchat的火熱根本不在一個量級上。

中國互聯網為何“寸草難生”

從最早的新浪、搜狐的門戶時代,再到當今的BAT寡頭格局,中國始終未能誕生像蘋果、谷歌那樣能代表互聯網世界主流模式的偉大公司。多數觀察者強調,中美互聯網環境存在巨大差異,中國本身就不具備造就偉大公司的土壤基因,那退而求其次,過去十年,又出現多少能攪動國內互聯網格局的大型創業公司呢?

“在2005年之后,新出來的創業公司,成規模的就是360、優酷土豆和YY這三家。”360副總裁曲曉東認為,由于寡頭的存在,2005年之后的中國互聯網行業,新的大型創業公司幾乎是寸草不生。

為更加清晰地對比中美互聯網近年來發展存在的巨大差異,下圖給出了自全球互聯網興起到現在,中美兩國互聯網生態圈的演變趨勢:

可以清晰地看出,自2006年后,中國互聯網幾乎停滯不前,再沒有能成規模的新創公司,騰訊、百度以龐大的體量占據中國互聯網主流席位近乎15年之久。通過投資和兼并扭曲市場競爭,阻擊對手,這已成為中國互聯網行業當下最常上演的商業行徑,巨頭公司龐大的用戶基數、市場占有率帶來的行業壟斷,已成為草根互聯網創業團隊最難突破的首要瓶頸。

借用互聯網數據中心(DCCI)創始人胡延平的表達方式,通過近期一系列并購事件,整個互聯網已經變成了一個BAT游戲(BAT-GAME)的生態系統,百度、阿里、騰訊三大互聯網公司呈現出統治業態的格局。“2013年初互聯網的最大變化是‘山頭化’。”胡延平曾在微博中發文稱,“準確地講是平臺化,包括生態化競爭的階段到來了。”

“如果騰訊進來,你怎么辦?”這句話,幾乎是中國互聯網創業型公司在引入投資時,不得不面對的問題。對于絕大多數互聯網公司來說,不管自己身處哪一個細分市場,也不管市場份額如何,騰訊如若進來,都將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在傳統行業中,消費者購買使用產品多是獨立的個體行為,與別的購買使用者不會發生任何關系,因此根據個人偏好選擇哪種產品都行,一個市場上也會存在多種同質化產品,但互聯網不同,這個行業的所有數據、關系,全部都是用戶“創造”的,因此擁有越多用戶的產品越強大。當你已占用粘性極高的龐大用戶資源時,捆綁營銷通常是無往不利的。這也正是為何騰訊能憑借12億QQ用戶,在即時通訊、游戲、支付、移動、電商等領域建立起龐大的“企鵝帝國”。

事實上,反觀大洋彼岸的美國,像Ebay、Amazon、Google這樣的老牌互聯網公司自身仍然具備很強的創新能力,但這些大公司的存在并沒有妨礙像Facebook、Twitter、 Groupon等新互聯網公司的崛起。究其原因,美國司法部已建立了一套成熟的反壟斷機制,使得大公司不敢憑借自己的壟斷地位,去打擊、壓制競爭者。早在1998年,美國司法部就聯合20個州控告微軟壟斷案,認為微軟利用市場影響力壓制競爭對手,并開始實施長期反壟斷監管。

無論是“美國訴微軟公司壟斷案”,還是2011年谷歌在歐洲因9起反壟斷訴訟,被歐盟委員會調查。美國在防止大公司借助壟斷地位,排擠競爭對手方面,都給予了有力的政策支持。試想如果沒有反壟斷機制,Facebook、Twitter或許根本無法取得現在的成就,而中國互聯網的反壟斷之路才剛剛開始。

互聯網實驗室董事長方興東指出,雖然我國反壟斷事業還處在起步階段,但這對互聯網產業的創新與發展意義重大。對于近期國內互聯網市場出現的幾起反壟斷申請事件,方興東認為,意義非常大,“過程比結果更重要”。

中國將需要更寬容的創業文化

談起當下中國互聯網公司的創新能力,360董事長周鴻祎認為今天的中國互聯網有一種未老先衰之感,“我認為,不包括電子商務,純互聯網公司在中國的創新能力,跟美國不能比。”而缺乏創新的中國互聯網,必然喪失新陳代謝的發展能力。

周鴻祎表示,創新意味著特別高的失敗率,失敗是必然,成功是偶然的,但中國的文化是不容忍失敗的。“我們對企業的價值判斷,不是這個企業有沒有創新,有沒有為用戶創造價值,而是有沒有賺錢,有沒有上市,有沒有市值上百億過千億。簡單地說,我們現在判斷企業,乃至判斷一個人的標準,還是成王敗寇。”

“中國公司對美國的模仿,不是單個個體的問題,而是整個文化的問題。”Tech Coast Angel創始成員Peter Cowen也認為,中國文化不允許失敗,而在創新的世界里,失敗是一種重要的榮譽,能夠讓創業者總結錯誤,找到新方向。“這種文化,將阻礙中國人的進一步創新。”

因此,缺乏支持創新的寬容文化,也對當下中美互聯網發展的差異造成了一定影響。與這種文化差異相似的是,中國創業者多追求快速規模化、商業化變現,速度和資金的競爭對創業成功與否起到關鍵作用,而快速的移植國外已有的成功模式,便成了行業內默認的一種捷徑,團隊創新的內驅力不足。

中國人對創業更多是對個人理想的追求,對成功的定義基本是上市,大家也不太愿意減薪加入創業團隊,有太多的顧慮。而美國人在創業的態度主要的追求改變世界的夢想,很多人創業成功后還會在一個小車庫從新辛苦創業,由于大家理念一致,很多人愿意不求工資一起組團創業。

想通這些文化和價值觀上的根本差異,或許就不難解釋為何美國的新興互聯網產品不做廣告也能一夜爆紅。未來的中國互聯網,能否走出自身的局限與困局,讓我們在目睹百度、阿里和騰訊們的巨大成功之后,期待更多呢?

版權與免責聲明

一、凡注明來源為"天津在線"的所有作品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和程序等作品,版權均屬天津在線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所有。

二、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否則以侵權論,依法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三、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天津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四、轉載聲明:如本網轉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于本網發表之日起30日內及時同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天津在線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登載此文只為提供信息參考,并不用于任何商業目的。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jubao@72177.com

今日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