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行業壟斷程度遠高于運營商 是真是假?
中國的壟斷企業和行業很多很強大,多到我們已經習慣了這些壟斷。 從早上醒來的那一刻起,就開始為壟斷企業送錢。開啟電燈,也就等于和電網公司說了聲早上好;打個電話,給通信運營商捐了份早餐錢;去加油站加油,基本只能找到那三桶油。
但其實壟斷對我們生活的滲透遠不至于此,想一想你打開電腦,登陸QQ,一個QQ新聞彈窗,點開,你又給大騰訊貢獻了點廣告費。你打開百度進行搜索,點擊鏈接,就又給百度貢獻了一點廣告費。其實在標榜免費的互聯網行業,壟斷是更甚于通信、能源等傳統壟斷行業的。不相信?我們來細細分析。
我們用被人詬病最多的通信運營商中國移動對比互聯網行業的巨頭騰訊公司,來對比到底是哪個行業壟斷的更加嚴重。
根據壟斷的定義,我們通過“用戶可選擇性(遷移成本)”、“定價能力”、“市場份額”、“產業鏈沁潤度”、 4個層面來對比這兩家企業。
用戶可選擇性/遷移成本對比
中國移動:
中國移動通信市場目前有三大公司,“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現有情況下,用戶可自行選擇任意一家運營商的通信服務。而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對通信錄、短信等資料的整機轉移也變得很方便。所以在轉移成本相對很低的情況下,用戶可以拒絕使用中國移動的服務,遷移成本成本較低。
騰訊QQ:
騰訊QQ從1992年開始出現,迅速占據了中國網民的桌面。根據艾瑞咨詢發布的《2010-2011年中國即時通訊年度監測報告》顯示,騰訊QQ在整體市場份額中占到76.2%,同時在線用戶數保持過億。此前,微軟的MSN對QQ威脅最大,但隨著MSN境外業務的關閉和騰訊TM的推出,QQ的市場份額必然更高。
很多人從小學到工作的很多好友都在騰訊QQ上,且沒有任何一個IM工具可以導入這些關系,所以相比中國移動的手機號來說,騰訊QQ給用戶的可選擇性極低,根本找不到替代品,遷移成本極高或者根本無法進行遷移。
用戶可選擇性/遷移成本對比,中國移動輸給騰訊QQ。
市場定價能力對比
壟斷的一個重要特征就是壟斷企業擁有定價能力,我們來對比中國移動和騰訊的定價能力,壟斷級別就可見一斑。
圖:用戶需求與兩家企業產品價格關系曲線圖
中國移動:
眾所周知,中國移動有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兩個強大的競爭對手,而且近些年,在資費上,三方競爭的非常激烈,加之行政部門的價格干預,中國移動的定價權約占30%。我們從上圖可以看出,隨著用戶需求的上漲和時間的推移,中國移動的單位通信價格一直呈現下降趨勢,這點公眾已經能夠感知。
騰訊:
但騰訊有一套完全自主的基于“Q幣”的“金融體系”,沒有任何競爭對手能夠干預,有完全自主的定價權。可以看出,與中國移動通信價格曲線形成強烈對比的是,騰訊“Q幣”隨著用戶需求的提高和時間的推移沒有任何變化,永遠保持一條直線,沒有任何需求價格彈性。
這是典型的壟斷企業價格曲線,可以看出,騰訊的定價能力明顯高于中國移動。
市場份額對比
中國移動:
根據三大運營商2012年財報的用戶數,換算成市場份額,得出中國電信:16.2%、中國聯通:24.2%、中國移動:71.2%。可以看出,中國移動市場份額依然有絕對優勢,而隨著3G網替代2G網,中國移動市場份額繼續下滑,在3G網用戶數據中,三大運營商份額基本相同。
騰訊:
根據艾瑞咨詢發布的《2010-2011年中國即時通訊年度監測報告》顯示,2010年中國77.2%的網民使用IM(即時通訊),用戶規模達3.5億人,同比增長29.8%;其中老牌運營商騰訊在整體市場份額中占到76.2%,同時在線用戶數保持過億。
市場份額上,中國移動71.2%對騰訊QQ77.2%,中國移動輸給騰訊。
產業鏈沁潤率對比
中國移動
我們根據運營商實際情況將通信產業鏈分為:基礎設施建設、通信運營、終端制造和銷售三大類??梢钥闯觯诨A設施建設上,中興、華為、思科、阿爾卡特等設備廠商搶奪運營商的項目,而中國移動本身并沒有建設能力,只能采購。在通信運營上完全自主進行。而在終端服務也就是手機制造和銷售上,中國移動沒有自制手機,但有和其他手機廠商合作銷售合約機。按照銷售手機占比16.5%計算,中國移動在整個產業鏈的沁潤率約為49.5%。
騰訊:
我們根據網民上網常用行為將互聯網行業的服務分為:聊天、搜索、玩游戲、購物、看視頻、看新聞、打字、辦公、殺毒、收發郵件10項。
而根據騰訊的產品鏈,可以看出,十項中騰訊在9項中都有涉及產品,其中不少都是市場占有率最高的產品,產業鏈沁潤率為90%。
聊天 |
騰訊QQ |
搜索 |
騰訊搜搜/搜狗 |
玩游戲 |
QQ游戲 |
購物 |
騰訊拍拍/易迅網 |
看視頻 |
騰訊視頻 |
看新聞 |
騰訊網 |
打字 |
QQ拼音輸入法/搜狗輸入法 |
辦公軟件 |
無 |
殺毒 |
QQ電腦管家 |
收發郵件 |
QQ郵箱 |
產業鏈沁潤率對比,中國移動49.5%,騰訊90%,中國移動輸給騰訊。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出,從用戶可選擇性/遷移成本、市場定價能力、市場份額、產業鏈沁潤率這四個壟斷企業重要指標上對比,騰訊的壟斷程度遠高于中國移動。
雖然這種互聯網行業的壟斷看似對普通用戶沒有實質影響,但從行業角度講,他嚴重阻礙了中國互聯網的創新與發展。有騰訊這樣的全世界罕見的全產業鏈巨頭存在,任何創業公司的成長都是戰戰兢兢的,一旦騰訊入場,通常的結局就會是大樹之下,寸草不生。而用戶其實也被軟件綁架了,失去了選擇權。
從下圖我們可以看出,在騰訊和百度兩個超級巨頭出現之后,中國互聯網出現的成功企業明顯少于美國,中國互聯網出現“荒漠化”現象。巨頭利用壟斷優勢抄襲與惡意競爭是形成這個現象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