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網上搜索的內容正在被百度“盯梢”
消費者狀告百度泄露隱私案今日開庭
在家上網時,通過百度搜索了一些關鍵詞如:“減肥、豐胸、人工流產”,南京的網民朱女士卻發現在很多不同的網站都能看到這些關鍵詞的廣告。朱女士感到恐慌,自己的隱私被泄露、被侵犯,于是逐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百度網訊科技有限公司立即停止侵犯原告隱私權的行為,并賠償精神損害撫慰金1萬元。記者從法院獲悉,本案將于今日在南京鼓樓區法院開庭審理。
網上搜索卻被“盯梢”
南京網友朱女士平時喜歡上網沖浪,經常會通過搜索引擎查詢一些她比較感興趣的話題。朱女士經常在家中和單位上網瀏覽網頁、看電影等,形成了比較穩定的網絡生活習慣。不久,她發現用IE瀏覽器利用百度搜索引擎搜索“減肥”“豐胸”“人工流產”等關鍵詞,瀏覽相關的內容后,在她后續登陸的一些網站上就會相應地出現減肥、豐胸、人工流產的廣告。
這些網站如此智能?還是另有隱情?有互聯網安全專家揭開了謎團。據技術人士分析,其實這是百度公司利用網絡技術,通過Cookie信息,記錄和跟蹤了朱女士所搜索的關鍵詞,將她的興趣愛好、生活學習工作特點等個人隱私信息顯露在相關網站上,并利用記錄的關鍵詞對她在瀏覽網頁時進行特定的廣告投放。然而百度公司的這一系列行為,使朱女士感到恐懼,精神高度緊張,影響了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在了解了原委之后,朱女士先是到公證機構對此事進行了公證,隨即將百度告上了法庭。
如何通過關鍵詞實現跨站追蹤?
2013年315晚會曾經曝光了部分國內互聯網廣告營銷公司,通過在其他網站加代碼的方式套取用戶Cookie信息的案件,不少網民開始關注自己的隱私保護問題。據了解,Cookies是一種文本文件,里面存儲著用戶瀏覽過的網頁、停留的時間等信息。
事實上,精準營銷是近兩年火熱的網絡廣告概念,指網絡媒體或廣告公司通過獲知用戶喜好而進行一對一的廣告投放,而獲取用戶喜好的方法主要包括跟蹤用戶IP、用戶登錄何種網頁、用戶搜索何種內容等方式,這需要大流量網站的支持。
因此,精準營銷是網絡廣告行業的重大技術和商業模式進步,但也因涉及用戶隱私引發爭議。谷歌就曾經因追蹤用戶被判罰2250萬美元,而W3C的該草案也遭到美國廣告界一致反對。
案件后續影響,如何避免被跨站追蹤?
朱女士的訴訟請求認為,百度的做法跟上述的案例如出一轍,涉嫌侵犯朱女士的隱私杈、知情權和選擇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等相關法律規定,百度應當承擔停止侵害、賠禮道歉、賠償損失等侵權責任。
法律界人士著名律師邱寶昌曾表示,互聯網企業收集用戶隱私必須要合法、正當、必要,且用戶必須要有選擇權和知情權,相關部門同時要完善措施制止和防范竊取個人隱私的行為。
據了解,去年12月28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加強網絡信息保護的決定正式通過,決定提出網絡服務提供者和其他企業事業單位及其工作人員對在業務活動中收集的公民個人電子信息必須嚴格保密,不得泄露、篡改、毀損,不得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
目前國內對網絡隱私保護,特別是Cookies文件的濫用暫時還沒有明確法律規定,而一些互聯網企業在竊取用戶Cookies隱私信息并沒有征得用戶的同意。
有專家表示,網民目前可以通過使用含有“禁止跟蹤”功能的瀏覽器保護自己的隱私。這也是目前較為實用的方法。